requestId:687f3978411835.27675965.
本網包養綜合消息:自“十四五”以來,海北藏族自治包養網州剛察縣委、縣政府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州決策部署,以問題為導向,解題破題,持續抓好教育軟硬件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期待。
一是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投入作為民生工程“第一投入”,著力從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均衡等方面予以保障。近三年來,累計投入教育資金6.4億元,其中縣級財政投入6274萬元,從改善條件、擴大供給、提質發展、培養人才、引進資源等方面,投入項目資金8700余萬元,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10所,幼兒園軟硬件建設得到實質性提升,形成了鄉鎮中心示范園,大村獨立園,小村聯合園的學前教育格局。伊克烏蘭鄉角什科等村級幼兒園基礎設施,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徹底告別了煤爐取暖的歷史,教師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由過去的我要走到現在我要主動包養留下來的轉變,基層孩子由過去需要請進來到現在家長主動送進來的轉變。
二是剛察縣以教育包養網改革為突破口,研究出臺了《關于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包養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剛察縣中小學(幼兒園)績效獎懲實施辦法包養網(試行)》等系列推進教育改革落地見效的政策性文件。設立700萬元的教育發展基金,補充臨聘和銀齡教師包養48名,學前教育保育員18名,學前包養教育“兩教一保”全面達標,中小學教師結構包養性缺編問題得以緩解;實施績效考核,為調動校長辦學積極性、激發教師育人積極性和推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了條件,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學校發展內生動包養力進一步增強。同時,依據教學水平質量檢測結果對教師實施動態分層管理,按照“優免、中抽、弱必查”的原則,實行過程性的量化督查,提升管理成效。在此基礎上,推進教師專任化和課堂教學改包養網革,轉變“滿堂包養灌”的課堂模式,實行導學案教學包養網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高效課堂初見成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在2023年全州中小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在全州排名靠前,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三是進一步完善雙線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壓實政府、部門、學校及家長共同參與的聯控聯保責任,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包養,殘疾兒童入學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相比包養網“十三五末”分別提高4.08個百分點、1.17個百分點、1.94個百分點、2.7個百分點。同時,按照“政策不減、責任不減、幫扶不減、監管不減”的工包養網包養作原則,全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僅2023年,落實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公用經費943.93萬元,生活補助資金792.04包養125萬元,中小學營養改善計劃包養網資金包養網581.6萬元。發放三江源獎補、滋蕙計劃、雨露計劃等各類資金953.42萬元,受益學生2包養網056人次,為315名大學生受理生源地助學貸款資金303.包養23萬元,確保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享盡享、應助盡助”。
四包養網是針對“全縣大多包養數牧區兒童從小在單一語言環境中長大,普通話基礎薄弱,入學后‘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問題。剛察堅持把國家語言文字工作納入學校常規管理,持續推進語言文字工作宣傳和培訓工作,近三年來,組織2000余人次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同時,開展學前兒童普通話能力提升行動,將幼兒普通話學習融入保教活動,實施“童語同音”計劃,推動學前學會普通話提質增效。在中小學穩步推進“三科”統編教材使用的基礎上,以落實教育“雙減”為契機,通過開展書法、朗誦、講故事、國學經典誦讀、演講等比賽和教師基本功大練兵等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養網全縣教師包養包養網普通話達標率達100%,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國包養家通用語言文字聽說等包養網基礎能力明顯提升,成為家長對外交流、家庭致富的小翻譯、小助手,得到了廣大家長衷心擁護、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TC:
發佈留言